找到相关内容10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世间相违过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明学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之宗九过之一。指因明论式中,所立的宗依与世间周知的事实相违所招致的过失。佛家认为世间有两种:一是非学世间,一是学者世间。非学世间包括世俗及佛家所说的“外道”,学者世间即佛家各宗派、学派。立宗如果违反非学世间或学者世间,就有世间相违之失。如《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1b):“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有故。”  《因明入正理论》所举的这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10838092.html
  • 不离过

    因明学用语。因明三十三过的似异喻五过之一。指因明论式中,所立的异喻体不能从反面将事物的因果关系表示出来而招致的过失。  新因明规定,异喻必须从反面将事物的因果关系表示出来,这就需要建立异喻体来担当这个任务。但是在古因明,却没有喻体,它的异喻加上合、结两支只是从某一具体事物不具备某种性质去反证另一具体事物具备某种性质。如古因明云:  声是无常;(宗)  所作性故;(因)  犹如空等,于空见是常住与...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22038177.html
  • 离人我是非之道——人间佛教经证

    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观是非,让是非连在心中驻足的机会都没有,是非自然就会消声匿迹,否则终日计较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天天活在是非里,不但无法自在,而且起惑造业,招致无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2145198.html
  • 印度菩提树,教徒心中的神圣之树

    难以估计,这种有价无市的局面往往会招致不法之徒铤而走险。前段时间,这棵菩提树上出现了一个新伤疤,当地政府一直在进行调查。   此外,圣菩提树也饱受“香火过多”的困扰。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每天在菩提树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051939.html
  • 佛教的起源及佛教的追求

    生命是循环不断的,一个人的一生不是以生为始、以死为终,而只是人生轮回中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有前世及来生。因与果的循环使人联想到自己和贪欲的结果招致痛苦,相反地,怜悯与关爱带来快乐和幸福。因此只有戒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43355723.html
  • 论述邪淫--情欲炽盛者必看

    能够感动天地鬼神,而自己的修持,也能够功圆行满了。若是一念的依回犹豫,必定就会把持不定;而对方只是路边的野花,转眼就成空了;而自己因为犯了邪淫,却从此被减除了寿命,减除了福禄,甚至因此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畜生的报应,妻女淫乱的报应,子孙穷困的报应,与娼妓戏子的报应;这都只是因为自己片刻念头的偏差,所招致无边的灾祸恶报啊!这是何等悲痛啊!怎么敢不忍耐呢?怎么敢不忍耐啊! 【再析】遏止邪淫的行为,最有效...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4976728.html
  • 如何灭堕胎罪--果卿居士

    如何灭堕胎罪--果卿居士 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 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罪。比杀鸡鸭鱼猪牛羊罪业还要重。所招致的疾病,妙法老和尚遇到的太多了,尤以心脏病为最,多以女方为主。因为牵扯到手术医生、政策等诸多原因,不便讲这方面故事。现因遇此问题较多,故简述如下: 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501983233.html
  • 赵朴初答:请简单谈一谈"十二缘起"。

    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生、老死的苦果。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内容,也就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1423810700.html
  • 十恶业的果报

    不想遇到苦恼,但由于其不懂脱离苦恼的方法,反而招来了更多的苦恼。”为了显示自己厉害而多犯恶口,结果使自己变得更差、更糟糕,人见人厌,经常招致“闻不悦”,即经常听到很多难听的话。   “绮语他不信”:经常海阔天空、废话连篇的人,到头来谁也不会相信他的话,这叫“他不信”。   “贪心害所求”:只要你贪欲大,常夺他人之所爱,那么必将招致他人夺你所爱,愈贪愈失,倍增烦恼。   “嗔心受惊怖”:你...

    夏坝仁波切

    |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08452129609.html
  • 三惑 四谛 五明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贪、嗔、痴慢(上八地无嗔),合称八十一品。这个见思二惑都是对于三界内的事理迷惑不了,因而招致三界的生死,所以称为界内惑。又因障于空理,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通共...招致三界外的变易生死,所以矨E为界外惑。此惑也只限于菩萨所断,也称为别惑。   在四教中,藏、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以思惑为事惑,即见惑为迷于无常无我等四谛真理的惑,思惑为迷于色、声等世法事相的惑。别...

    黄忏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0739807.html